法制生活网 > 法治人物 > 正文

【政法人物】常钲:用爱与责任唤醒“迷途人”

来源: 2024年05月20日

  从警22年来,他始终坚守监管一线,努力做好罪犯改造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凡成绩,他所在的党支部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其个人多次被省监狱管理局嘉奖,荣获司法部“2022年度全国监狱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4月,被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叫常钲,现任贵州省清镇监狱二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


常.jpg


  构建“三位一体”监督管理模式


  “新时代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思想不动摇,才能切实履行好改造罪犯的神圣使命!”在常钲的工作札记扉页上,这句座右铭醒目而突出。


  “党建引领就是奋进旗帜,上级部署就是工作导向。”作为贵州省清镇监狱二监区党支部书记,常钲秉承创新思维,精心打造了“红色之魂诠释忠诚,蓝色之盾坚若磐石”党建品牌,努力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牵头举办多次“书记上党课”,组织学习典型案例11次,保障了政治业务“双过硬”。


  结合“90后”青年民警的兴趣喜好,在监狱党委的支持下,常钲创新学习形式,成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引导青年民警自选主题、轮流登台,畅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体会收获,在监区营造了浓厚学风,积极构筑单位+社会+家属的“三位一体”监督管理模式。


  照亮“迷途人员”回归路


  投身监狱一线工作22年来,“监狱高墙是罪犯接受改造、回归社会的‘主阵地’,引领罪犯积极改造、早日回归是监狱民警的‘主体责任’。”这是常钲一贯的认识,更是他的一贯行动。


  2021年夏天,张某因犯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罪到清镇监狱二监区服刑改造。他性格蛮横、不善言谈,改造态度消极,成为监区公认的“刺儿头”。


  得知这一情况后,常钲立即组织张某所在分监区的民警专题开会,主动与张某结成“帮教对子”。不久,张某在拨打亲情电话时,说了一句:“妈,对不起”令其母亲感动不已。常钲询问原因,原来,在父母眼中,张某是一个“娇生惯养、从小不体谅父母、没有良心”的叛逆青年。如今,一句平常的“道歉”,让母亲觉得儿子“懂事了”。


  这一细节引发了常钲的高度关注,在此后行动中,他趁热打铁,以亲情作为切入点,耐心引导张某成功慢慢地走出了思想阴影,逐渐体会到了监狱民警的苦心。经过常钲等人长期不懈地努力,张某也从最初的“抗拒改造、拒不配合”,变成了主动向民警汇报改造思想、心怀感恩的“改造标兵”。


  2019年4月11凌晨,正在值班的常钲突然接到报告,一度不服管教的改造人员陈某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浑身抽搐,意识丧失,情况十分危险。常钲迅速会同值班医生进行紧急检查,通过及时到位的现场抢救,成功帮助陈某摆脱了生命危险。


  回到监区后的陈某表达了深深的悔改之意:“要不是常警官,我这条命就没有了。今后我一定积极改造,早日出狱,回报您的再造之恩。”康复后的陈某第一时间写信向家人汇报了自己的难忘经历。之后,陈某的姐姐及其家人亲手将两面印有“春风育人,情暖高墙”“浪子重生,恩情似海”的锦旗送到了监狱,对常钲紧急救人的举动给予了高度点赞。


  无悔从警路不负“藏青蓝”


  从警征程上,常钲如同一位“知心大哥”,热情无私地关心身边的同事。他经常找民警谈心谈话,像老大哥一般聊工作、谈生活。每当有民警遇到困难时,他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执勤民警所需要的换洗衣物、洗漱用品,还是监区文体活动、大型检查,常钲都亲自过问、积极参与。期间,他还积极走访和慰问民警家属,关心关爱身患基础性疾病的民警,为他们送上祝福和勉励,传递了组织的温暖。


  近5年来,常钲所在的党支部共募捐1.6万余元,资助当地1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他牵头监区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春晖心行,微爱传递”志愿行动,助力10余名困境青少年圆梦“微心愿”,展现了新时代监狱民警的靓丽形象。


  常钲22年的从警路,每一步都饱含着浓浓的“藏青蓝”情结,有着让人敬佩的力量。

付先锐
编辑 周止戈
监狱;民警;清镇;青年民警;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