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时政要闻>今日要闻 > 正文

牢记嘱托向前进——“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来源: 贵州法治报 2024年03月08日

  “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这句话凸显了法治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我省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省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10454名,形成了专兼职调解员有机结合的良好队伍格局。2023年以来,排查纠纷34.79万次,调解案件27.43万件,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量大幅度增长,促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培育坚实的社会基础。


【案例】

“两所联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记者 杨情丽


efae7d3278484324995fb2fb4c9d6be6_img_65_437_359_240.png

进村开展法治宣传


  “你们一起来,事情才能快速得到解决,这大过年的,还麻烦你们前来家里解决家庭矛盾,实在是太感谢了!”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合旺村村民小李(化名)对前来调解纠纷的天龙镇司法所所长郭培成和派出所警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2月9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天龙镇派出所警员在接受一起报警时得知,合旺村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产生纠纷,争执不断,男方情绪激动,存在暴力伤人风险。该镇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所长郭培成第一时间出警、实地劝解,促使双方情绪平稳,不再争吵。


  调解过程中,夫妻双方就矛盾原因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几度陷入僵局。为了能让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郭培成放弃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找准引发矛盾的根源所在,在认真分析矛盾焦点、关键因素和夫妻双方思维误区后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引导,争取通过面对面、心交心的调解,全力缓解双方的冲突,消除思想上的误区。最终通过一番暖心且巧妙的沟通,化解了小李夫妻双方的怨气和误解,让他们的生活重新回归了平静。


  这只是天龙镇践行“两所联动”解纷工作法的一个生动实践。通过司法所和派出所“两所联动”,共同努力,实现了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让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有效,2023年3月,安顺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整合基层法治力量资源,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两所联动”为突破口,创新基层调解工作机制,并于同年4月率先在天龙镇启动该机制。


  “工作机制出台后,派出所和司法所就如何在全市率先落实好上下功夫。”郭培成说,平坝区天龙镇派出所和司法所一墙之隔、各司其职。以前派出所和司法所两家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在对外报送信息上都不一致,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上。


  “派出所给予的硬性支持,让司法调解更有效果。”郭培成补充说,“两所联动”以来,在走访查访联动中,派出所警员随行,矫正对象监管服务效果明显,起到震慑作用,改变了之前司法所独来独往的局面。在人员动态管理服务方面,两家打破了“函来函往”的信息壁垒,互通有无、方便及时,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两所联动”已经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融为一体、携手共治、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职能互补,“两所联动”工作法取得了“1加1大于2”的效果,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力有效。


  两联动,皆受益。“两所”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依托镇综治中心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优势,将“面对面”“心贴心”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触角延伸到基层,法治能量释放在农村,营造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建议】

王蜀黔:守护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

记者 袁鹏


  高空抛物现象一直以来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不仅侵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还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继醉驾入刑后,高空抛物罪在2020年12月26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中予以规定,只要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就构成刑事犯罪。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也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如果发生这类行为,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从2023年6月发生在长春的一起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案件看,公安机关在落实刑法和民法典规定上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基于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阳学院副校长王蜀黔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高空抛物案件侦查保护“头顶上的安全”的提案》。


  “针对高空抛物这一‘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应高度重视,加大侦查力度,守护好‘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王蜀黔表示,公安机关依据职责对高空抛物类案件开展侦查,成为案件侦破、审理、民事赔偿的重要前提,使命重大。


  王蜀黔建议,一是高空抛物罪属于“危险犯”,不论有无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都因危险发生而构成犯罪。发生高空抛物行为后,公安机关应依职责完成接报警、受立案,开展侦查工作;二是鉴于客观上存在取证困难、耗费时间长、基层警力不足、工作量大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加强与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沟通,掌握辖区内房屋出租、住户、矛盾纠纷等基础信息,指导小区安装高空摄像头等设施,便于开展侦查迅速查清行为人,阻断后续严重后果发生。三是公安机关加强法治宣传,通过具体案例来释法,通过身边的事例来提醒警示,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减少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


【感言】

钟海艳:民歌普法“声”入人心

记者 杨情丽


efae7d3278484324995fb2fb4c9d6be6_img_446_1041_315_209.png

钟海艳(右)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在基层工作快十年的榕江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钟海艳对普法工作有自己的见解。


  从2014年到2024年,始终在普法一线的钟海艳见证了我省从“七五”到“八五”普法工作的变化。她说:“近年来,我省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普法主体、对象、内容更加明确,普法重点更加突出,普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公民法治素养不断增强。”


  在工作和生活中,钟海艳还致力于如何多元化传播法治“好声音”。


  多年前,在乡镇司法所工作的时候,钟海艳曾与当地村干部共同组织调解过一起婚姻家庭纠纷,当事人双方争执激烈,相互指责不肯让步,村干部便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融入山歌,把情感和法理通过歌声娓娓道来进行劝解,当事人双方纷纷感动落泪,最后纠纷成功调解。


  “当即就体会到了我们苗侗乡民把‘歌’当作精神食粮,以歌为媒传承民族文化、以歌劝世说理普法解纷的精神魅力。”于是,钟海艳便结合现有的“榕江县少数民族民歌普法”品牌,开展普法民歌创作,先后撰写了《民法典劝习歌》《信访条例宣传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歌》《亲人唤你回家乡》《社区矫正宣传歌》等十余首歌曲,编撰成册,推送给各乡镇开展民歌普法。此外,她还邀请民间歌手深入乡镇、村寨现场演唱,录制“民歌普法”微视频推送到各类新媒体广泛宣传,让法治音符“声”入人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榕江县少数民族民歌普法获贵州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命名,榕江县少数民族民歌普法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创新案例。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坚定了钟海艳心中的法治信仰,她坚信“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


  “作为基层普法工作者,我将忠诚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工作,在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使法治理念贴近群众,深入人心。”钟海艳如是说。


【心声】

“法”让家乡更“美”了

记者 杨情丽


  “从遇事语无伦次到表述井井有条,从无厘头的法律咨询到点对点的法律服务……通过相关部门多层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乡亲们法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我的家乡变得更美了。”这是安顺市平坝区贵州星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冰洁对法治宣传最直观的感受。


  以法治村,乡村美得更加悠然。走进平坝区附近村寨,挺拔的树木、生动的雕塑、弯弯曲曲的石子路之外,一个个法治小故事和法治标语极为亮眼。


  “这能让更多村民耳濡目染,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作为律师,邹冰洁深切地体会到依法治国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律师是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律师团队的作用,提高社会大众的法律素养,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研究生毕业的邹冰洁毅然决然回到家乡,从业的最初几年里,她发现,有的地方经济不断发展,法律需求大幅增加,法律资源、法律服务却依然缺乏。


  2019年8月,邹冰洁和同事创立了名为“星蕾计划”的青少年法治公益小课堂的公益品牌,致力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权利维护和法治教育。


  但实践证明,每年仅仅一两场的法治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的普法建设需要,甚至有很多法治教育或者法治讲座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取得成效,也无法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形成社会效应。


  为了改变现状,“星蕾计划”给愿意加入的学校的学生郑重承诺:“我们要上100场法治课。”以自己最擅长的法律专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前到偏远地区的学校上法治课,学生们由于法律知识匮乏,总是一问三不知。通过几年的普及和学习,每次去都会发现学生们有不同的成长。”邹冰洁坦言,孩子们过去是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现在是主动询问,“法”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种下了。


  “当遇到不公的时候,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哭诉、谩骂,而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普法,正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法治中国的推进,开启了社会和谐的新风尚。”多年的执业经历让邹冰洁明显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在一点一滴渗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杨情丽 袁鹏
编辑 杨阳
法治;普法;基层社会;治理;天龙镇;两所联动;民歌;调解;宣传;司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