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时政要闻>今日要闻 > 正文

良法善治探寻贵州“幸福密码”——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 贵州法治报 2024年01月11日

  冬日的草海,碧水如镜,候鸟成群,是周边群众游玩的首选“打卡”地之一,也是很多外地游客的“梦想清单”。


  与过去不同的是,威宁自治县的草海如今已嬗变为毕节环保整改的正面典型,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肯定,彰显的正是毕节实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毕节也正成为新时代法治贵州建设的一张重要名片。


  不只草海的治理获得点赞,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段征程,无不回响着法治建设的铿锵足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贵州把全面依法治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贵州大地落地生根。


  行良法、谋善治,法治贵州,新风涌动、活力迸发,护航“治黔兴贵”各项事业行稳致远。特别是2023年,我省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贵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贵州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聚焦顶层设计 厚植法治贵州建设根基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我省坚定不移将“治黔兴贵”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持续推进法治思维融入发展脉动,一系列纲举目张的务实探索和实践,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不断厚植法治贵州建设的建设基石。


  贯穿一条红线。贵州始终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省的集中统一领导,省委成立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委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全面成立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将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等制度化。


  聚焦中心工作立法。围绕三大战略行动的实施,制定《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用法治手段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迈向法治化轨道。同时,在构建贵州现代化产业立法上固根基促发展,加快旅游条例修法步伐,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矿产资源立法修法工作,落实“富矿精开”决策部署,更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此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立法上护民生润民心,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物业管理、学前教育、精神卫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立法修法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依法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23年,仅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显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8件,通过其中的8件;批准设区的市、民族自治地方性法规和决定28件,对40多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紧抓“关键少数”。强化和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建设的表率作用,出台办法督促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年度学法考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实体化运作。2022年以来,我省连续三年举办全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6800余名省市县领导干部参加。此外,还推动实现了9400余名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


  聚力“重点突破” 法治政府善作善成


  前不久,毕节市行政复议听证室成功化解一起行政争议,当事人现场提交了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书,并向行政复议人员表示感谢。


  原来,该申请人不服某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毕节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行政复议人员充分考虑争议的特殊性,会同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化解员组织化解,经充分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申请人同意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该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一案见全局。围绕“为政者应先奉法”,我省坚持构建职能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正在蹄疾步稳。如行政机关败诉率从2020年的29.38%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8.02%,行政复议纠错率从2020年的21.85%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4.96%,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2020年的45.4%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9.7%。


  数据的升降之间,折射出的是我省由“全能政府”到“责任政府”再到“法治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之变。


  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省级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75%左右;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保姆式”服务企业发展,法治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耳熟能详的高频词。2023年,我省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为抓手,奋力推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国工商联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调查显示,全省要素环境、市场环境较去年有较大提升,要素环境和法治环境排名全国第8位和第6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以示范创建引领法治政府建设,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获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命名,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命名10个示范市县和15个示范项目。


  提升“治理效能” 法治社会建设蹄疾步稳


  99%!这是2023年的法治贵州建设综合满意度分值。


  与用工方产生赔偿纠纷怎么办?在黔东南做建筑工程的四川务工人员老张,通过放置在村委会办公楼的可视化智能终端,视频连线贵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律师,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专业解答和帮助。


  “但凡村里遇到悬而未决之事或难题,都是他们到‘议事桌’上商议,久而久之,他们成了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在纳雍县小屯村,村民已养成办事严格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好习惯。


  两则看似寻常的故事,却反映出法治贵州建设给群众带来满满获得感。贵州动员全社会参与法治贵州建设,部门协同推进,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攀升。


  知法方能守法。我省紧盯普法“到达率”和“有效率”,全面推动法宣工作见行见效。广泛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学宪法·讲宪法”等主题活动,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传递法治力量”为主题的“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民法典学习宣传有声有色。普法宣传形式出新出彩,如在黔东南州,以“民歌普法”作为重要载体,组织编写了1200余首“法治民歌”,创建了“民歌学堂”。


  执法规范化持续推进。突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执行,抓实体系化建设,着重规范化发展,建设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


  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抓实基层调解的“金抓手”,遴选配备了万名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培养了“法律明白人”14.5万人,其中铜仁市入选全国“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六个试点地区之一。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有效落实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覆盖58.2%村(居),形成了专兼职有机结合的良好队伍格局。2023年以来排查纠纷34.79万次,调解案件27.43万件,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量大幅度增长,促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我省将民主法治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等多元融合,探索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贵州样本”。截至目前,创建命名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853个,约占全省所有村(社区)总数的54.97%,其中国家级示范村达154个。

何永利
编辑 杨阳
法治;贵州;法治建设;法治政府;行政复议;执法;化解;立法;毕节市;草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