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区域行业 > 正文

填报志愿,如何避免亲子冲突?

来源: 法制生活报 2023年06月15日

  紧张的高考已结束,等待考生的是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书等环节。对考生和家长而言,进入一所理想高校就读可谓是全家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角度和观念不一样,不少孩子和家长在志愿的选择上出现极大分歧,引发了家里两代人的“战争”。更有甚者,出现父母篡改高考志愿,导致孩子人生轨迹发生重大改变的现象。


  那么,填报志愿时,父母与孩子产生分歧,该如何抉择?父母篡改志愿,是为“孩子好”,还是违法行为?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心理老师及律师,听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


  两代人想法差距大


  填报高考志愿,是考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选择,也成了引发亲子大战的新议题——考生喜欢从理想出发,将个人兴趣放在第一位;家长则往往从现实出发,将志愿与就业挂钩,希望毕业后有个好出路。


  然而,在考生们看来,家长依旧打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的武断想法,太过经验主义,不够尊重自己。


  “一谈到这个话题,孩子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索性赌气不和我说话。”讲到填志愿的事情,贵阳市民王先生连连摇头,显得很无奈。王先生的女儿是理科生,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于是选择了复读,今年感觉考得还不错。对于这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王先生说,自己和妻子都希望女儿能选医生、教师类专业,将来比较稳定,但她却坚持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直言这是“信息时代”,发展前景更好。


  大一学生周坤谈到自己去年填报志愿时,也和家长“较过劲”。“我想报考山东那边的大学,但是父母想我留在本省,离家近,将来也更好找工作。对此,我还离家出走了。”他说,最后在自己的坚持下,得以选择了心仪的大学。


  和周坤相反,今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李青青,当年其父母希望她能去外省上大学,见更大的世面,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我的分数还能在省会贵阳上个二本,去外省估计只能去市州级城市读,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留在这里,知根知底,毕业后好找工作。”


  “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很多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特别谨慎,多是从四年后的就业角度来衡量,结果与孩子的志愿发生冲突。”贵阳市第八中学心理老师腾芳建议,填报志愿产生分歧时,家长应与孩子充分沟通,多方面衡量,最终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


  家长学会适度放手


  “专业是爸爸选的,但我不抗拒。”上个月,正在武汉上大学的雷骏雨已经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并取得优异成绩,他说:“我没有很喜欢现在的专业,但在深入学习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乐趣。”


  高考对于雷骏雨而言是有遗憾的,不过经历了大学四年,他也有了新的感悟:“我们习惯于走最熟悉的那条路,但有的时候,可以试试选一条新的,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机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和雷骏雨相比,大二学生罗宇则没有那么幸运。当年,他考了600多分,本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财经类高校,但由于妈妈的“全程包办”,帮他填报了一所军校,他进去以后非常不适应,并在训练中受伤,过得很不开心。最后,他毅然选择退学复读。


  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除了和孩子闹得“鸡飞狗跳”的家长,也有充分理解、支持孩子的父母。贵阳市民安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我希望女儿留在本省选择师范类大学,但孩子说想去重庆或四川那边上学,作为家长,我还是会尊重和支持她的决定。”安女士说,她的女儿是今年高考大军的一员,高中这三年,她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照顾不周,让女儿有情绪波动,影响到成绩。“刚开始对她有很高的期待,但现在就希望她能做自己,不留遗憾就好!”


  “高考志愿填报,就业导向固然重要,但还是应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们喜欢的,往往也是他们擅长的,更有利于提升成就感。”有着三十年教龄的高中老师岳翠云说,孩子填报志愿上大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就算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切实际,家长也要注意方法,可以让同龄人来劝导,并搜集足够的资料,帮助孩子理性认识社会。


  篡改高考志愿违法


  2021年高考前后,一位网友回顾被妈妈篡改高考志愿的经历,随后,“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该原谅吗?”这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讨论。十年过去了,发帖网友依然耿耿于怀,回头看妈妈当年“更长远、更正确”的选择,至今也没有“幡然醒悟”。


  2022年9月,网上一条视频在社交平台暴火。视频中一位学生家长隔着铁栅栏探望在校的孩子,本是一件温馨的事情,但视频中孩子与家长并没有一句对话,态度也十分冷漠。原来,因为父亲不想让女儿离家太远,偷改高考志愿,如今女儿进入的这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比她的高考成绩足足低了200分,从“双一流”直接降到了二本。看着孩子消瘦的脸,网友们又气又心疼。


  家长篡改孩子高考志愿是否具有普遍性要打个问号,但要看到,话题热度背后是网友对选择权的期待——家长和孩子意见冲突时,由谁来作决定?


  “不管家长的初衷是什么,篡改高考志愿这样的行为势必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抹不去的伤痕,加剧亲子矛盾。对家庭教育来说,是不可取的方式。”贵州简曦律师事务所律师龙海燕说,所谓“篡改”,就是父母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变动其高考志愿,这不仅伤害亲子关系,还是违法行为。


  龙海燕介绍,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篡改高考志愿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对于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各地司法机关多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通信自由罪等相关罪名进行侦查和起诉;若未达情节严重的程度,不能被认定为犯罪,其行为也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被篡改志愿的考生还可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要求篡改者赔偿损失(包括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赔礼道歉等。


  “当然,这些法律主要针对的是恶意篡改别人志愿的行为。父母出于好心,就算不构成犯罪,但确实也是违法的。”龙海燕提醒广大家长,纯粹以“为你好”之名强行干涉,这不是真正的爱。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人生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父母可以为他们出谋划策,但不能替他们决定一切。至亲的两代人之间,也该有最基本的尊重。


张永霞 范致远
编辑 常玥玥
孩子;高考;家长;篡改;填报;父母;考生;女儿;大学;海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