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地方动态>毕节市 > 正文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毕节样本”

来源: 天眼新闻 2022年12月13日

  长期以来,毕节因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深、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基层法治基础及社会治理相对薄弱,成为制约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全省法治建设的难题。


  2015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推进法治贵州建设、决胜全面小康战略高度,以“六大工程”为抓手,以“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引领,推进“法治毕节”创建,取得了“两升六降”的良好成绩,法治环境明显优化,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六大工程”回应地方法治建设“干什么”


  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养猪专业户陈某日子很滋润,通村路又宽又平,肥壮的猪儿上车就卖得出去。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以前,因为征地,村里总有人集体堵工,通村路通不了,最后还是当地的法律顾问出马,讲法律摆道理,化解了矛盾纠纷,让村里经济发展走上正轨。


  这是毕节市强力推进“法治毕节”创建,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一个典型例证。作为“法治贵州”创建的首个试点,2015年以来,毕节通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全民守法宣教、司法公正天平、法治惠民服务、生态文明法治、法治监督检查“六大工程”,建立起完善的“法治毕节”创建工作指标体系。


  据悉,《法治毕节创建总体方案》以“六大工程”为一级指标详细制定了80项三级法治创建指标。“在‘法治毕节’创建工作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80项已高质量实施完毕,多数指标转为常态化管理和成效提升拓展任务管理,以明确的指标任务回答了法治建设在‘干什么’的问题。”毕节市委依法治市办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市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622’工程,市县乡三级政府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建设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入中国法网12348法律援助热线,总体服务满意度98.58%以上。”毕节市司法局局长李斌介绍说,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毕节还试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行政错案问责追责、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等改革,取得了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和行政诉讼案件大幅下降、律师总数全省排名第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大幅提升的好成绩。


  “五类探索”回应地方法治建设“怎么干”


  为推动80项三级指标体系落实,在省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毕节市把整体创建划分为“固底板、补短板、强长板、搭跳板、建模板”,以“五类探索”推动地方法治建设。


  如今,在黔西市流行这样一句话:“黔西人有困难,只需拨打110,省心又省力”,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是黔西市110社会联动中心为群众撑腰。


  打一个110,就解决了四个问题,涉及住建、民政、医保、教育。虽过了两年,黔西市观音洞镇元庆村刘某提起这个电话仍很激动。当时,家里遇到一些事,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通了110,反映了低保、教育补助……


  刘某反映的问题不属于警务类,于是接线员将他接连反映的4个问题,向其所在地的网格员发送了指令,8分钟后,离报警人最近的网格员王维就赶到了刘某的家里,对其反映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王维立即拍照上传,通过“网格员APP”推送一条“紧急信息”,110社会联动中心平台指令社区、住建、教育、民政、社保等相关部门,对刘某的诉求进行了处置。


  “真没想到,我打一个110,就把投诉的事情全部解决了。”刘某在政府部门的回访中,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


  为提高公共行政效率,在毕节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黔西市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机制,整合了原110、119、120、122、12315、12345等服务电话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短信等110报警中心、县长热线、民生服务热线、网格信息、各单位行风热线、网络舆情、县长信箱、县应急值班等社会常态和应急管理资源,打造了110社会联动指挥中心。依托大数据信息系统和科技手段的融合运用,市民的所有咨询、求助均由专门工作人员区分“紧急”或“非紧急”后,被派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进行处理。


  黔西市110社会服务联动部门赢得了百姓的点赞,高票入选2019贵州改革案例。在“法治毕节”创建中,毕节通过“建模板”始终坚持典型引路,培育激发基层法治建设探索热情,推动了如黔西市110社会联动中心等“单项成绩”走到全国全省前列。


  “四级联动”回应地方法治建设“谁来干”


  法治毕节创建工作实践,形成“省牵头、市实施、县探索、乡落实”的四级创建主体,把省市县乡四级有机结合在了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的一线,实现智力、人员、资金向一线倾斜。


  几年来,毕节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为“法治毕节”创建领导小组的“双组长”责任机制,成立48家市直部门参加的市级联席会议,组建“六大工程”专项组,对市县两级创建工作实现专班调度、台账化管理、月提示、季度“晒成绩单”等一揽子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深入实施,为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建强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毕节全力推动各县区坚决扛起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按照“一县一示范、一县多示范,一部门一示范、一部门多示范,一行业一示范、一行业多示范,一板块一示范、一板块多示范”的思路,选择具有时代性、标识性、创新性的项目,建设法治毕节示范创建示范样本项目库。


  据介绍,“四级联动”机制让毕节市形成了法治建设抓落实的常态长效工作体系,按照既分散、又统一、纵到底、横到边的原则,确保了法治建设事有人干,责有人担。


  “三个层次”回应地方法治建设“干成什么样”


  “经费公开报告、采购项目中标报告、政务服务中心收费情况报告……”打开毕节市七星关区阳光党务政务网,在这个民生建设公开公示监督平台上,各种政务一目了然。


  “阳光政府建设只是‘法治毕节’建设中的一个常态。近年来,毕节紧紧抓住法治政府建设这个主体工程,大力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依法治市办的同志告诉记者。


  毕节市着力在法治建设“创安之治”“规则之治”“环境之治”三个层次提升创建实效,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安全感由2016年96.02%提升到2021年99.27%。


  在“法治毕节”创建和法治毕节示范创建过程中,毕节各级党委、政府依法治市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执法司法更加阳光透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目前,当地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探索创新,健全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毕节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进程,旨在为探索法治贵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熊瑛
编辑 牟岚
毕节;法治;法治建设;毕节市;示范;法治政府;六大工程;法治毕节;网格;探索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