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九月,叠翠鎏金。9月1日至5日,“七十五载写辉煌政法护航自贸港”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活动成功举行,来自全国近30家法治(制)媒体社长、总编辑及记者、编辑齐聚海南,深入海口、琼海、三亚等9个市县采访,近距离领略海南政法系统在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特别是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中的亮点和成就。
本报推出记者在海南采访部分见闻稿件,重点捕捉海南政法干警在护航平安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守护绿水青山方面的生动实践,传播海南省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传递海南政法好声音,讲述海南政法好故事。
海南省检察院第二分院:以法之名守护生态
近日,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以下简称省检二分院)联合省二中院、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到案发地,对一起非法毁林采矿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进行实地监督,为被破坏的土地抹除疤痕、增添绿色。
这是省检二分院依法履职,以最严密法治守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鲜活案例。
近年来,该院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履职,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监督方式,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法治之名守护海南西部地区的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
省检二分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干警向群众介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海南省检二分院供图)
依法惩处 保护海洋生态资源
2023年,卢某某和何某某分别驾驶渔船从广西北海侨港出发,在海南省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共同实施双船拖网作业,捕捞渔获物3万余公斤。经鉴定,两人此次捕捞作业所使用的渔网最小网目尺寸仅为20毫米,远小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省检二分院经审查认为,卢某某、何某某在禁渔区使用禁用工具非法捕捞行为,不仅因破坏水产资源管理秩序承担刑事责任,还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海洋生态修复责任。
办案检察官介绍,在法院主持下,两被告同意以64万余元标准等值实施增殖放流,并出资购买鱼苗,实施生态修复。
6月18日,省检二分院联合儋州市农业农村局在白马井镇中心渔港举行海洋增殖放流活动,向附近海域投放鲳鲹鱼苗73万尾、斑节对虾苗96万尾,有效促进该地区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据介绍,近年来,该院多次联合法院、行政主管部门在东方、乐东、昌江等市县海域增殖放流鱼苗、蛤蜊苗累计1069万尾粒,通过公益诉讼监督,让捕捞者成为放生者,让损害者成为保护者,及时补偿和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资源。
制发建议 规范海洋渔业发展
2023年12月,省检二分院起诉的临高县行政执法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公益诉讼“一事两案”当庭宣判。
这是该院首次获当庭宣判的行政公益诉讼案。其背后,是检察机关历时3年锲而不舍持续监督,是公益诉讼办案人员10余次“入村”“下海”的辛苦付出。
该案件办结后,承办检察官围绕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线索,经进一步调查分析证实,临高县还存在对渔船非法出海捕捞、渔民使用不合格网具实施非法捕捞、渔民无证捕捞等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为保障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今年3月29日,省检二分院依法向临高县行政执法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公开送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督促两家机关加强配合并与其他机关协作,就上述问题开展整改,着力长效性解决渔民民生问题。
“该案的办理实现了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较好地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承办检察官介绍。
科技赋能 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9月2日,记者走进省检二分院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看到,无人机航拍取证、激光测距、水质采样检测、土壤采样检测、食品检测、空气及气体检测、噪声检测等科技设备一应俱全。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自海南部署开展“六水共治”攻坚战以来,省检二分院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的方式,借助快速勘查检测、数字检察监督模型等科技力量,助力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和污水排放问题。
2022年初,儋州市人大代表向省检二分院反映,称那大镇花果山公园等地存在水污染情况。对此,该院立即展开初步调查,对儋州市镜湖公园、花果山公园、海南电影学院及附近牙拉河等4个地点7处地表水取样检测。经初步检测,上述地点的水质均存在总磷超标及重金属超过地表水国标Ⅳ类水标准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该院决定对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监督,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污染区域水体得到较好治理。
省检二分院党组高度重视科技赋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该院指导下,白沙检察院通过数字检察创建城镇污水排放源头治理公益诉讼监督模型,获取线索1954条,已立案7件;昌江检察院利用该模型获取线索225条,乐东检察院获取线索313条,有力助推城市“治污水”工作,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水环境的要求和期待。
三亚市诉前调解中心暨三亚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司法服务便捷高效
“你好。我要起诉离婚,请问怎么立案?”8月30日上午,家住三亚市天涯区的林女士来到三亚市诉前调解中心暨三亚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诉前引导区咨询起诉离婚事宜。诉前引导窗口工作人员根据“社会调解先行”的理念,通过平台将案件分流至入驻该中心的婚姻家事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实现“一窗受理、精准分流”。
该中心的建设,是三亚市司法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三亚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为契机,立足多年改革的实践基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立案+和解+速裁”一体化工作模式。今年6月3日,该中心揭牌启用,也标志着三亚市在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采访团一行听取工作介绍。《法治时报》记者 符传问 摄
全域立案 实现“全市立案一个门”
“真是太意外了,我原本以为办事得花一个上午时间,没想到1个小时就办完了。”在该中心,刚办理好立案业务的陈律师欣喜地说。
陈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位于三亚市崖州区,距离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有40公里路程。他日常比较忙,有时候接三个案子,因为管辖法院不同,一天要跑两家法院立案,有时候得花一个上午的时间。
“今天一走进大厅,环境宽敞舒适,各种便民服务设备很齐全,接待人员也很热情和专业,值得五星好评。”陈律师说。
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群众更希望享受到“一站式”司法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一揽子办结更多事项,亲身体会司法的公开与便捷。
“中心系海南省第一家实现全域立案的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不需要因法院管辖而奔波诉讼,可以就近到中心提交申请,从而实现立案。”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梁泽介绍说。
据悉,该中心整合了人民法院、相关行政单位、社会力量等部门的调解职能,是集普法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诉前调解服务、诉调对接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中心,致力于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让纠纷止于未诉。同时,该中心已实现诉讼服务全类型一网通办,群众可以通过该中心诉讼服务任一柜台,微信小程序等办理,实现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目标。
聚合力量 壮大解纷“朋友圈”
“您这个案件可以尝试诉前和解,我们有专业调解员主持。”在该中心导诉台,工作人员会根据案情引导当事人到诉前调解、立案窗口等不同平台进行办理。
“调解员很专业,我们省心省钱又省时,特别好。”在调解中心帮助下成功讨回劳务费的曹先生向专职调解员竖起了大拇指。
“与诉讼相比,诉前和解不仅能够降低当事人维权的成本,还有简便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尤其在民事案件中,以平和方式化解纠纷,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修复。”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蒋倩说。
为了让纠纷化解在诉前,该中心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吸收了律师、专家学者、退休司法人员、基层工作者等有较高法律专业素养、纠纷处理经验丰富的人士,形成了强大解纷合力。目前,该中心有13家调解组织进驻,有线下入驻调解员40名、线上调解员197名。
“该中心实现‘诉讼+五大调解体系’诉讼服务模式,积极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持续拓展多元解纷路径,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调解、商事调解、在线调解相融合的五大调解体系,以点带面助推协同构建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通道。”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黄春英介绍说。
法官指导 打造多元“新矩阵”
“这里太方便了!立案、调解、司法确认全部搞定。”一起金融机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的当事人受益于该中心的服务后给予点赞。
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向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驻点中心法官求助,称有37起某金融机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该批案件系某金融机构为客户办理贷款,因不同原因导致贷款逾期,他调解了几次依然无果,于是请求协助。
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法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介入,协助调解员开展调解,并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先劝解并说服当事人后,又到金融机构进行协调。最终,当事人表示认同并配合调解,与金融机构达成了和解,随后撤诉,案结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内设立小法庭,依托法院派出法庭审判力量指导诉前调解,实行诉源综合治理,这也是中心诉调对接工作的一大特色。从各业务庭抽调员额法官组成,其中又根据各法官的专长与审理领域,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对应不同行业领域的调解员队伍。
法官团队除了审查案件外,还负责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调解员调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专业的知识指导。
与此同时,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该中心积极构建“特邀调解+法官指导+司法确认”难案精调模式,配置能力强、业务精的调解团队,重点攻克“骨头案”,把好解纷的最后一关。
下一步,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探索,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解纷实惠,为三亚打造具有当地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乐东黎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蓝”守护瓜菜绿
9月2日,艳阳高照。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志强村志强田洋,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李钦与同事正在走访调查排水沟整改工作。两人在田洋中来回仔细察看,又时不时与现场农户交流整改情况。
“服务保障‘三农’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紧盯妨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侵犯农民权益等突出问题,以‘检察蓝’助推‘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安’。”乐东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乐东检察院立足本地实际,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出实招服务保障“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在走访中,工作人员与农户交流了解情况。《法治时报》记者 符传问 摄
聚焦重点领域 强化资金监督管理
乐东是海南农业大县。乐东检察院紧扣县情实际,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在守好耕地红线、切实守住国家“粮袋子”的同时,强化惠农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退回后,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确保产业合作资金安全和经营效益。”近日,乐东检察院来到某镇政府开展“回头看”工作。
原来,该镇政府在入股发展荔枝产业时,存在专项资金使用未严格执行规定、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以至于超额度投入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造成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风险隐患问题。乐东检察院立案后,制发了检察建议,该镇政府积极整改落实,退返超额投入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
在该案中,针对行政机关在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乐东检察院依法及时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保护和合理使用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资金,维护国家惠农资金安全。
依法能动履职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你看,在这个农产品的采摘、收购和运输等环节,我们县全面实行附带二维码标签,各镇还会与种植企业和个人签订农药使用承诺书。”在种植基地,相关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更放心食用,乐东对重点关注的农产品实行二维码溯源监管,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可查看产地、生产者以及种植环节的一些事项等信息。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首先要把农产品质量抓好。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乐东检察院依法惩治生产、销售危害农资安全犯罪行为,强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推动建立农产品安全“快检室”24家,同时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服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创新办案模式 服务“三农”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乐东检察院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对全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监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并取得实效。公益诉讼案件立案6件,发出检察建议5件,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责。
截至目前,已落实管护资金200万元,用于2.5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共清理水利沟槽185条、总长10公里,督促清除杂草、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等875吨,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运行机制2个,确保项目有效实施、高效运作,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为实现农田生态化、优质化生产,乐东检察院近日联合乐东农业农村局会签了《关于建立“田管家+生态检察官”协作工作机制》。
据介绍,该院还制定实施了服务和保障“三农”的相关工作方案,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为服务和保障“三农”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确保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环节中同步发现并及时移送涉及“三农”领域的案件线索。积极创新办案模式,推动溯源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
万宁市公安局:“三大警务”交出平安成绩单
“快速反应铁骑队员请注意,旅游公路路段有一名男子突发疾病需要帮助,请尽快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近日,在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信息后,万宁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及时调动就近警力快速前往现场处置警情,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这是在大数据赋能下,万宁公安效能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宁市公安局将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引擎,不断完善智慧赋能机制,加快智慧公安等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汇聚公安、政务等内外部精准鲜活的数据资源,以“新质生产力”强势赋能“新质公安战斗力”。
采访行嘉宾走进万宁市公安局。《法治时报》记者 高凌 摄
创新驱动 “智能警务”提能增效
“在文明北路一家酒吧门前,有人打架斗殴。你们快来!”
“我们马上派人处理,请您保持冷静,注意安全。”9月2日,在万宁市公安局战训基地训练场VR警务实战训练馆,城北派出所青年民警林世杰正利用VR设备进行一场突发警情处置训练。
走进战训基地训练场,以实战为导向的内外训练场、模拟街区、射击馆、四位一体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科技感满满,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万宁公安着力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强化民警基本技能与战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万宁市公安局战训基地训练场的VR警务实战训练馆,是海南省公安系统内首批引进“VR警务智训系统”的单位。该局利用VR设备为单警练兵注入科技元素,一改以往警务训练枯燥乏味形式,用满满的科技感创新推动“全警实战大练兵”。
“民警只有内强素质,才会对外执法更自信。”在万宁市公安局副局长占忠言看来,民警通过训练,不仅不断学习警务知识,还获得处理各种警情的经验,练出实战真本领,快速提能增效,服务实战,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
科技赋能,走好“科技强警”之路,万宁市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得到进一步提升。五年来,万宁公安现行命案破案率100%,侦破命案积案10起,抓获12名命案逃犯,电信网络诈骗立案同比下降16.6%,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得实实在在。
防微杜渐 “预防警务”硕果连枝
“您好,这里是万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您刚才接到的是诈骗电话,千万不要听信转账,社区民警马上赶到帮助您。”近日,万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员及时给正接到诈骗电话的群众拨打电话预警,及时为群众止损。
及时劝阻,成功预防。这是万宁公安深耕“预防警务”工作的暖心一幕。
在万宁市公安局副局长何书斌看来,事前预防胜过事后补救,尤其在日常治安秩序管控上,事前预防显得更为重要,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工程”。
近年来,万宁市公安局先后成立了预防犯罪中心、以宣促防办公室、合成作战大队等部门,科学统筹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预防警务”的创新与开展,产生了事半功倍的“实效”,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万宁公安交管大队还利用科技赋能和机制助力“预防警务”,跑出了万宁公安交管事业“新速度”。
据介绍,为有效遏制交通事故,万宁公安交警大队精准预防,在全省首创“行人、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非法进入高速公路互通口”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使用至今,辖区行人上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警情“零发生”,一般程序处理事故同比下降22%,死亡率减少75%。
如今,万宁市公安局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走好“主防”之路,将“预防”落实到最前沿,实现“精准预防、全面管控”,全面防范各类社会风险隐患,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警旅融合 “旅游警务”护航发展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日前,来自湖南的游客易先生不慎与孩子走失,万宁市公安局新梅海岸派出所民警利用无人机喊话,不到10分钟便将孩子找回,易先生激动地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每到旅游旺季,从日月湾、石梅湾到神州半岛,万宁各大景区人潮涌动。人一多,警情自然少不了,尤其是纠纷类和求助类警情,占了多数。
为此,万宁市公安局以“智慧警务”建设为依托,深耕“旅游警务”,着力打造“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旅游警务新模式,根据各景区地理位置,先后建设景区警务室、党群服务中心,为游客办实事、解难题,提供暖心服务。
此外,万宁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旅游警务”工作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相融合,建立涉旅纠纷快速调处、涉旅案件快查快处机制,及时受理、解决游客纠纷、投诉和举报。
据统计,今年以来,万宁公安帮助游客找回走失儿童5名、找回游客遗失物品20件,调解矛盾纠纷130余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公安‘温度’助推万宁发展‘速度’,真正让市民游客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公安服务的温暖,以工作全面提升为平安万宁护航。”万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刘金宝说。
海南省开展第九个见义勇为宣传日主会场活动让正义和正气得到最大回响
近日,2024年(第九个)海南省见义勇为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崇尚见义勇为的浓厚氛围。
2024年(第九个)海南省见义勇为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在海口举行。《法治时报》记者 符传问 摄
海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肖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海南省见义勇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创新建设了见义勇为“七项工程”,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市县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见义勇为工作发展,凡人善举层出不穷。9年来,海南共有15名见义勇为英雄受到全国表彰,164名见义勇为英雄受到全省表彰。下一步,海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要以此次全省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宣传力度。不断完善见义勇为激励保障,充分发挥各级见义勇为工作协会(基金会)、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作用,形成共同推动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强化见义勇为基层基础社会化工作,在海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指导下,海南省成立了第一批见义勇为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活动现场为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街道西门外社区工作站、海南福安集团志愿者服务站、海南印象好百年志愿者服务站进行了授牌。
据介绍,海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将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全省见义勇为工作协会(基金会)、见义勇为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的作用,广泛联系发动基层组织、爱心企业、机构和爱心人士参与,共同推动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还为见义勇为代表献花、为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发放了2024年助学金。自2016年开始,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助学工程实施,9年共筹集助学金374万元,先后为958人次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解决了基本学费问题。
“2024全国法治媒体海南采访行”活动也在当日正式启动。在活动现场,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魏泽勇为此次采访行活动媒体代表授旗。
此次活动由海南省委政法委指导,海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海口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主办,法治时报社、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海南福安集团、海南印象好百年集团协办。
法治之旅 收获满满——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回顾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在碧海蓝天、椰风海韵的海南,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9月5日11时,随着最后一站三亚市诉前调解中心暨三亚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采访结束,“七十五载写辉煌政法护航自贸港”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活动正式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从庄严的法院到忙碌的派出所,从神秘的雨林保护区到充满生机的瓜菜田地,采访团记者用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海南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点点滴滴,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瞬间和深刻的思考。
法治之光照亮生态保护
海南,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力量的政法系统,近年来立足职能优势,充分发挥法治“利器”和“重器”作用,在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
采访团记者深入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鹦哥岭保护区分局以及五指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见证了“生态警务”如何筑牢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屏障。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从一组组数据、一件件案例中感受森林公安民警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这一趟采访行,我们深入山区,走进海岛,看到了成片的红树林,见到了保护有效的‘天然氧吧’……这背后,离不开政法部门的全力守护。”谈及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浙江法治报》新媒体运营中心副主任汪盼宏竖起了大拇指,正因有了他们的付出,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在这里可感可触可享。
法治之力守护经济发展
当采访团记者的脚步踏上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土地,一望无际的瓜菜田生机盎然,蓬勃活力扑面而来。
乐东是海南农业大县,瓜果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重要的南繁育制种基地。在这里,采访团记者看到了“检察蓝”正以坚定的步伐,全力守护好“瓜菜绿”,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制定服务和保障相关工作方案、创新办案模式、强化惠农专项资金管理监督……乐东检察干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检察担当,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西部法治报》记者袁大维说。
走进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美路的“花卉长廊”,便是步入了一个花的世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气息,采访团记者流连忘返。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离不开云龙派出所民警辅警的默默奉献。
“除了开展日常巡逻,还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这个开在‘店门口’的警务室让种植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得实实在在。”《四川法治报》融媒采访中心主任助理夏菲妮点赞道。
法治之桥连接多元解纷
踏入澄迈县福山镇,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咖啡香气立刻扑面而来。小镇上,咖啡馆随处可见,而澄迈县公安局福山派出所,就如同这个小镇的守护者,静静地陪伴这片充满咖啡香的土地。
近年来,福山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当地特色的咖啡文化,探索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咖啡警务”工作法,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助推各项警务工作见实效、结硕果。
“这一创新的工作方法,不仅让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也让警民关系更加和谐。它就像一杯香浓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山东法制报》金融工作部主任吴晓晨这样评价道。
儋州市委政法委在中和镇黄江村委会和南丰镇油文村委会创建两个村级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初心调解室(亭)”,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阵地前移;
三亚市海棠区司法局将“法律超市”开到群众“家门口”,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真正把法送到群众身边。
…………
《新疆法治报》记者王筱玮表示,海南政法各单位通过创新工作模式,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些举措不仅深植地域特色,更以人文关怀和谐氛围,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法治之旅收获更多思考
此次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不仅是一次新闻采访之旅,更是一次对法治建设的深刻思考之旅,采访团记者们在采访中收获了无数感动和启示。
“参加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我深感荣幸并收获满满。每到一处,我都能深刻感受到法治精神在基层的深厚根基,无论是公正司法的实践,还是法治宣传的深入人心,都让我对海南的法治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山西法治报》总编办主任尉鑫说,这次采访不仅是一次业务的历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其更加坚定了法治信仰。
“海南的法治建设充满活力和创新。从生态保护到食品安全,从未成年人保护到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再到多元解纷机制,海南在各个领域都积极探索,为全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湖南法治报》记者李祯媛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海南,它给我的印象是干净、整洁、温暖、明艳!”通过采访行活动,《云南法制报》记者施颖深刻感受到海南政法单位的担当与作为,他们的努力值得学习与借鉴。
此次采访行虽然已经结束,但法治建设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全国法治(制)媒体记者们将把在这次海南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各自的岗位,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传播政法好声音,传递政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