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9.8万余名人大代表闻令而动,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法履职、发挥作用。
11月7日,全省“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召开。会上,各市(州)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围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情况作了交流发言,总结交流各市州发挥代表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
聂雪松(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新篇章贡献力量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高质量发展”与“强省会”行动有机结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今年5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活动开展以来,贵阳市各区(市、县)共出台相关制度95个,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视察等工作900余次,参与代表9000余人次、提出建议1000余条、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3200余件。
突出“三个一”强机制,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制定“一方案”,即《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3年深入开展强省会“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出台“一意见”,即《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发出“一倡议”,即《关于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助力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进一步动员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职。
突出“全方位”强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护航。通过多种载体积极征求代表对2023年地方立法项目库调整、2024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的意见,最大限度凝聚立法共识;在制定地方性法规过程中,积极邀请代表深度参与法规的修改、论证、调研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推动完善“10+N”基层立法联系点架构,让群众的立法期盼直达立法机关。
突出“链条化”强监督,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在开展审计整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监督工作时,邀请各方面代表参加,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吸纳进有关报告中;在对中医药“一法一条例”、城市“三改”、医疗保障等重点工作开展跟踪监督时,邀请代表对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监督,延伸了代表参与的链条;在开展“两业”分析研究工作时,邀请与“两业”十大支撑行业相关专业代表参加有关工作。
突出“沉下去”强履职,为高质量发展聚力。开展代表履职述职工作,各区(市、县)已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开展述职400余场,1600余名代表进行了述职;建设3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点,努力把示范点建设成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代表建议·融媒督办”,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大的工作情况、了解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了解代表建议的办理结果。
突出“叠加式”强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代表年度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建设贵阳人大历史展陈室,在重温人大制度贵阳实践历史中激励代表想事、谋事、干事、成事;加强代表履职宣传,以典型榜样示范带动各级代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此外,加强与安顺市人大常委会的协调联动,保障贵安新区范围内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何薇(遵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上下联动齐抓共促 奋力书写人大助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省人大常委会聚焦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决议形式作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部署。遵义市各级人大认真落实决议精神,全力推动活动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高站位领会贯彻《决议》精神。遵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的贯彻落实工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强化《决议》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的学习;抓实宣传宣讲,向全市17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发出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倡议;迅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和9个专门委员会工作子计划,以“1+1+9”体系推进活动走深走实;与各县(市、区)人大联动,举办192次代表履职培训。9月初还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促”工作新格局。
强统筹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精心组织代表参与调研、立法、监督等各项活动,推动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围绕主战略主定位聚焦乡村振兴、白酒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旅游提质等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有质量的建议意见供市委决策参考。避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做出签批。
开展4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以高质量地方立法护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盯遵义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对经济运行、生态环保、土地管理、粮食安全、教育医疗等方面工作开展全方位监督,着力推动党中央、省委、遵义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推动解决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
夯实基础拓展代表履职平台。统一部署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工作,整合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打造基层人大工作集成示范点,推动站室工作规范化、长效化。聚力管好用好人大工作网络平台,提升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助力代表服务发展大局。
今年以来,多次组织财经领域人大代表研判预算执行中的预警信息,促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多次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人大司法监督网络平台观看庭审视频,提出改进司法审判工作的意见建议。注重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相继修改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相关代表工作制度,各县(市、区)人大还探索制定了代表履职考评、“五星”基层代表联络站评选等制度,进一步促进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激发代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重实效凸显代表主体地位。坚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立法座谈、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等履职活动,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市、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依法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
通过“培训提升+调研引导+质量把关”三步法,促进代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实际、行业特点,亮身份、勇担当,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侯美传(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以务实创新举措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决议》和召开座谈会后,六盘水市人大系统坚决响应省人大号召,坚持把活动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具体举措和有力抓手,扎实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系统谋划、高位推动,让全市上下动起来。我们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成立专班,第一时间出台《实施意见》,构建了“1+9+4”的全面贯彻落实工作体系,形成了“三级人大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大格局。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让各项措施实起来。结合人大年度工作计划、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精准确定监督议题,打好“组合拳”。今年以来,六盘水市人大共开展专题询问1次、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8个、开展视察9次、形成调研报告11个,提出意见建议328条。
示范引领、创先争优,让工作标杆树起来。坚持以召开现场会为“主路径”,已两次召开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发言+现场点评”,推动形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坚持以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为“主引擎”,首次对六盘水市发改委等5个部门,开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评议。
本届任期内将实现对33个市政府组成部门专项评议全覆盖。坚持以高质量代表建议督办为“主抓手”,聚焦今年296件代表建议,采取召开集中交办会、组织代表视察、开展满意度测评等形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创新思路、丰富载体,让为民成效好起来。扎实推进万名代表“访民情、办实事”活动全天候,组织代表进站履职8200余人次,联系走访群众3.4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7500余件。扎实推进“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的意见》,在全市4个区市27个街道全面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扎实推进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办理监督全链条,建立完善机制,实行全过程闭环监督,并督促限期整改,为开展满意度测评打下基础。
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让服务保障强起来。在市级人大层面,增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4名,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区市人大层面,着力优化专委会、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能,进一步理顺了关系。在乡镇人大层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不唯身份、不唯级别的原则,乡镇街道人大副主席(副主任)、人大秘书全部配备到位,基层人大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同时,强化工作统筹,实现了换届后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
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让活动氛围浓起来。在市人大“一网一刊一微”开辟专栏,及时将优秀代表履职故事编印成册,着力加强与省内外高端媒体对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今年以来,《中国人大》《贵州日报》《人大论坛》等主流媒体聚焦我市人大代表助力高质量发展基层实践,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胡吉宏(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八项行动”建载体 联推共促聚合力
今年以来,安顺人大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人大有力指导下和市委领导下,以“八项行动”为载体,广泛组织动员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示风采。
早谋划、广动员。“联推共促”强化活动组织、汇聚活动力量。安顺人大聚焦主题出意见,审议通过活动实施意见,召开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印发“1+8”工作方案;强化领导建机制,市、县人大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将活动与开展主题教育和落实“一要点三计划”有机结合;联推共促聚合力,形成“一委一计划”“一县一方案”、市、县、乡人大同步推进、五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建载体、搭平台。“八项行动”丰富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理论学习”增动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千名万场”大学习大宣讲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宣讲万余场次,受众人数32万余人次,举办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两期;“法治建设”强保障:制定出台《安顺市农村公路条例》,在全国率先将“组组通”纳入立法规范,邀请900余名代表参与人大立法、检查、调研,收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助推产业”盯要务:聚焦全力推动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流旅游城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基地“两城三基地”建设,赴10省(区)22个市开展招商推介40次、对接企业156家,促进7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乡村振兴抓关键: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投身乡村振兴生动实践,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41个;“建言教育”出实招:首次就教育类代表建议召开专题交办会,25件教育类建议办理结果中A类件达24件,问题解决占比达96%,组织21名人大代表进校园开展专项调研,提出意见建议35条;“守护青绿”筑屏障: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守护黔山秀水·共建生态文明”倡议书,打好人大生态环境监督“组合拳”;“市域治理”护民生:开展破产案件审理监督工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穿透式调研”破难题:提出人大调查研究“九穿透”方法路径,市县两级人大班子成员领衔高质量发展穿透式调研课题48个,谋划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穿透式调研课题8个。
强服务、重保障。“多点发力”营造活动氛围、确保活动实效。通过高位推动强调度,安顺人大形成“一条线”部署、“一把手”指挥的良好推进格局,召开部署会、调度会25次,培训代表1000余人次,出台代表助力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代表进联络站(室)收集意见建议4388条,推动解决问题2773个。
周仕飞(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坚持五个强化发挥五大作用 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省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下,在毕节市委领导下,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坚持五个强化,发挥五大作用”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活动,凝共识、聚合力,以代表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
强化建机立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关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行动方案等“1+3”工作机制,不断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毕节实践。通过市级示范引领,各县市区有力推动活动开展。
强化法治引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邀请135名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推进民主立法;充分调动“立法三员”的积极性,充分征求、吸纳相关行业领域代表的意见建议,推进科学立法;全力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引导代表和群众通过“国家立法直通车”提出建议3000余条,上报6部国家法律草案修订建议115条,为国家立法贡献了毕节智慧。
强化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监督作用。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代表参与履职活动1500余人次,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1项,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18项,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强化重点工作监督、经济工作监督和司法工作监督。
强化为民服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桥梁作用。健全“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察民情,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334人次,收到工作建议60条;各专委会和工作机构联系代表70人次,邀请代表参与工作40余次。加强民生监督听民意,邀请代表参与就业促进、医疗救助等专题调研,收集意见建议22条。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解民忧,今年毕节市县两级共设立专项资金5300万元,实施项目241个,惠及群众59.1万余人。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惠民生,邀请代表广泛参与项目征集、项目实施监督。
强化服务保障,充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质量履职发挥示范作用。着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及时交办督办市人代会代表建议,解决问题67个;着力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已举办10期培训,培训代表510人次;着力加强履职平台建设,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43件,解决11934件;着力加强代表培塑宣传,甄选94名代表作为培塑对象,开辟专栏加强宣传。
陈康(铜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突出“五个聚焦” 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突出“五个聚焦”,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聚焦主体地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放在突出位置,汇民意、听民声、问民生,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开展有关活动时,邀请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全程参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室),定时定期定点定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对市发展改革委等6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评议,督促被评议人积极担当作为、提升履职成效。
聚焦良法善治,推进法治建设。通过推行专班起草、专题调研、专家助力、专门程序工作机制,设立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和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进法规制定;邀请130余名代表参与《铜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铜仁市红色遗址遗迹保护条例》《铜仁市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调研、起草、修改及审议等工作,使法规更好汇聚民智、反映民意、顺应民心;开展《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法规实施;发挥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2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覆盖群众13.7万余人。
聚焦发展大局,强化监督工作。正确、有效、依法开展四化专项监督、经济工作监督、社会民生监督,让监督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创新开展“4+N”专项监督,助力“四化”发展,邀请代表参与相关工作调研或视察活动,积极建言献策;组织代表有序参与各自领域的工作监督,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监督;组织代表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监督,开展专题询问、进行工作评议。
聚焦依法履职,推动机制创新。制定出台《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完善代表履职经费保障机制和信息化建设,落实“双联系”制度,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日常督办和重点督办相结合,推动建议办理,对建议办理情况定期调度,并组织开展视察和调研,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市直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并在人代会上进行表扬;组织代表立足岗位尽所能、展所长,形成代表助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法”履职品牌。
聚焦思想引领,推进“四个机关”建设。着力建设忠诚担当的政治机关、坚强有力的权力机关、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关、亲民为民的代表机关;制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密切同基层人大联系,重点监督项目上下联动,提升服务质效;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讲好人大故事。
汤越强(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五个聚焦”助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人大坚持以“五个聚焦”为抓手,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聚焦党建引领,深化“一活动一机制”。在全州人大系统开展“黔进先锋·党在心中·人大建功”主题活动,构建“五强化、五提升”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六个一批”成果,着力打造“六强六有”机关。完成调查研究成果8个,印发制度8个,创建工作品牌1项,获得黔东南州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一等奖、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先进集体。
聚焦中心大局,打造“一委室一亮点”。注重发挥各专(工)委办作用,组织开展平安黔东南、看好“钱袋子”“产业旺·乡村兴”“环保行”等7个主题活动,打造“一委室一亮点”。黔东南州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经验典型、民法典“六好六突出”做法等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聚焦示范带动,争创“一县市一品牌”。丹寨县设立每年5000元/人的人大代表履职激励基金,用“小资金”撬动“大民生”;岑巩县创建“1234”模式,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升级版;三穗县探索建立三穗县雪洞镇——新晃县凉伞镇省际代表联络站联建共建模式,推动跨省代表联络站建设取得新成效;麻江县坝芒乡将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推动产业发展;锦屏县以“亮身份、访民生、践承诺、作表率”四大行动为主抓手,持续深化活动成果;黎平县创新开展“代表直通车”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江县打好“人大+纪委”联合监督“组合拳”,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省人大多位领导到黔东南州调研指导并给予工作肯定。
聚焦主题主线,选树“一行业一典型”。积极搭建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履职培训、代表联系群众、代表主题活动、代表建议办理、代表事迹宣传“六个平台”,促进代表依法积极履职。全州1.4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聚焦高质量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涌现出获得“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的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不当“金领”“白领”当“牛司令”省人大代表吴国邦,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的省人大代表杨再滔等一批优秀代表。2023年,黔东南州“‘五个一’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把美丽风景变成美好前景”等27项经验典型得到《中国人大》杂志、《人民代表报》《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
聚焦推动发展,落实“一任务一清单”。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清单,积极构建由党组书记、主任牵头抓总,班子成员领题推进,专委具体组织实施,全州各级人大及代表全流程参与的联动工作格局,动员引导代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组织基层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代表视察、工作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2000余人次。
冉博(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彰显代表新担当 助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黔南州突出代表主体地位,迅速制定《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大兴“调查研究、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勇争一流”之风,念好“强、明、新、实、优”五字诀,实施“建言献策、履职为民、联系服务群众、监督支持、示范引领”五大行动,组织引导全州8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成为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主题教育正面典型案例。
突出“三个强化”,保证代表依法履职。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召开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干部职工会、代表培训会等形式引导全州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加强学习,深刻认识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强化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黔南州人大及12个县市人大常委会均成立了以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全州103个乡镇(街道)人大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强化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网络渠道等形式,组织代表学习履职必备知识,引导代表正确认识自己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职责定位、行权方式、行权范围。
坚持“三个创新”,促进代表主动履职。大力开展代表联络站(室)“标准+示范”建设,全州共建成代表联络站(室)633个;创新建立跨区域代表联络站(室),在为人大代表帮助解决两省交界地区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平台;创新建立行业代表联络站(室),建成法律咨询、环境保护、文化建设、工业经济、旅游、快递等专业代表联络站(室)58个;创新制定代表参政议事制度,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龙里县建立法律咨询代表联络站,定期定点接访群众,整合司法资源,严格工作程序,强化诉源治理,做到服务群众有温度、联系渠道有广度、办理事项有精度,得到群众认可和肯定。
围绕“三个助力”,推动代表为民履职。围绕助力经济发展,紧盯经济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出实招。福泉市依托代表联络室,积极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253起,推荐用工3000余人次;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长顺县摆所镇人大代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261户村民和158人就近就业;围绕助力基层治理,引导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发展稳定。都匀市人大代表针对水榭花都小区车辆乱停、垃圾乱堆、电梯频繁出故障等问题,把群众心中的烦心事、揪心事办成了群众点赞的开心事。
完善“三大机制”,规范代表有效履职。建立和完善人大“双联”机制,先后出台《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县(市)人大工作办法》等文件,建立了7个代表专业小组,推动联系代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坚持和完善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各专委会对口督办代表建议制度,实现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建立和完善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罗甸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县级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报告年度履职情况的通知》,对代表向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的内容、时间、方式等进行了明确,增强了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的了解。
罗春红(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探索“人大+代表+N”模式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围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123456”工作思路,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探索“人大+代表+N”工作模式,不断增强人大代表履职“含金量”。
着力聚焦一个主题。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探索“人大+代表+N”工作模式,紧紧依靠各级人大代表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形成“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工作格局。
着力实现两个提升。一方面,以“四个一”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各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四个机关”建设。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县(市)人大共举办代表培训班30余班次,培训各级人大代表2300余人次,州、县、乡共选派、调训5700余人次。
着力建好三个平台。建好依法履职平台。研究制定《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立法、监督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多渠道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监督工作中,紧盯全州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高质量发展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建好议政建言平台,组织各级代表围绕州委“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三大战略和“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议案和建议;建好联系服务平台。线下以14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80多个代表联络点和7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为载体,线上以人大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抓手,联动开展工作。安龙县推行的“民情二维码”经验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被省委改革办作为经验推广。
着力强化四级联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县、乡四级联动的要求,形成上下协调、融汇贯通的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贵州环保行活动正式启动后,州、县(市)人大聚焦“守护黔山秀水 共建生态文明”主题,组织代表开展矿山修复治理工作调研检查,形成以人大监督为主体、多方共同发力的联动监督格局。
着力突出五级参与。州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做好表率,分别包保联系各县(市)、乡镇工作,领衔或参与州县“四新”“四化”、文体旅融合、烤烟、种(养)殖等专班工作。贞丰县在探索“代表+N”过程中,发挥人大代表“五员”作用,领衔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示范点34个。
着力发挥六大作用。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代言、模范、纽带、参谋、监督、宣传六个作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各行业各领域走前列、做表率。全国人大代表田锦华、李利,省人大代表毛文娅、晁忠琼,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冉龙波等奋战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