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文化理论>理论 > 正文

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来源: 法制生活报 2023年04月07日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该意见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从价值观层面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新的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立足于生态的整体性,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已然成为共识。然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想要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在理论教育、宣传普及、实践促进等多个方面下功夫。


  典型表彰型培育路径。典型表彰,是通过表彰公众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来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此种培育路径不仅可以激励先进,还能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一方面,表彰对获奖者而言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肯定,勉励其再立新功;另一方面,表彰典型能够在社会中树立榜样、确立标杆,掀起“见贤思齐”、“崇善向德”的浪潮。典型的力量是巨大的,足以影响并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互通性和共融性,在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典型的运用,使公民从典型的身上有所启发、产生共鸣,进而向典型学习,提高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认识。具言之,要充分发掘民众身边的榜样人物和正面事迹,对于那些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一定要进行表彰,对于他们的事迹,要进行积极宣传,强化典型的模范效果。


  教育学习型培育路径。教育学习,即以多样的形式让公众学习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增强民众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认同感。教育学习往往被视为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认为其能够确保民众把生态文明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主体来看,适合开展教育学习型培育路径的主体是学校,因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培育价值观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侧重于理论性,课堂学习又能够让知识的学习具有系统化,进而使得学习对象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全方面、体系性的认知。其次,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这个群体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应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探索开设专门针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课程,深化民众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理解。


  文化宣传型培育路径。文化宣传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来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加深公众对生态文明价值观内涵的认识并自觉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由此观之,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价值观,是认同和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前提。文化宣传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要发挥出媒体在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中不可替代的功能,牢牢把握住舆论的主动权。具体来讲,一是要提高站位,媒体的主管部门要把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部署、落实好各项安排。二是要明确职责,媒体要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自身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三是要丰富形式,媒体在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时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宣传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实现宣传效果的最优化,尤其是要找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此外,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还要特别注意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好当前热门的大众传媒平台。


  案件治理型培育路径。案件治理,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追究那些与生态文明价值观不符的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倾向。案件治理是与典型表彰相反的一种培育路径,前者是明确“什么能做”,后者则是明确“什么不能做”。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案件治理的最终效果与曝光反面典型的效果相近,都是起到威慑、警示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执法部门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出法律法规抑恶、扬善的双面效果,真正做到守法者受益、违法者受罚。在案件治理的过程中,如果违法主体是个人,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而如果违法主体是企业,则要以惩罚为主。一般来讲,企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要远大于个人,而生态修复的难度很大,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与之相对,个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难度要小得多,坚持教育为主的核心是让个人参与到生态修复中,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生态文明价值观,并从中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型培育路径。简言之,公众参与就是公众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具体包括参与法律的制定、监督法律的实施等。事实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制度化的集中体现。公众参与到这个过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动接受生态文明价值观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在环境保护领域,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起步较晚,但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公众参与制度正日益完善,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的热情日益高涨,民众保护生态的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上,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营造公众参与的氛围,把生态文明价值观正确地融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价值观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让更多的人支持、信仰生态文明价值观。


  道德倡导型培育路径。道德倡导,顾名思义即从道德层面提倡生态文明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理应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当。原因在于:其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等行为准则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其二,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实际享受者,若出现生态危机,每个人都将难逃其害,而对于公众来说,当其有义务、有能力为解决生态问题出力,在生态保护中可以有所作为时,道德要求公众应有所担当。需要指出,如果通过道德来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即有必要确保民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主人翁”的地位,这样才能保证公众产生责任意识,进而用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体验受益型培育路径。体验受益,就是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保护生态所带来的益处,以此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认识,最终将生态文明价值观从内心信念转化为自觉行为。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都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实践成果。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常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正不断地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通过前后对比,民众可以轻易地判断出好与坏,对生态文明价值观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对此,要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逐步变成现实,最终让民众主动遵循、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全面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生态文明价值观在我国被大多数人接受、认可并奉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离不开尊重自然的社会氛围,更离不开全体民众的凝心聚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态文明价值观必将深入人心。


  (方印: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秀清:贵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方印 刘秀清
编辑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