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文化理论>理论 > 正文

让老会馆上演更多“新戏”

来源: 北京日报 2022年04月14日

  梅园闲庭,海棠树下;束帛霓裳,皮黄声起——梅兰芳纪念馆内,一代名家的成就剪影静静陈列,专业演员现场演绎梅派经典,观众聆听京剧清音。全新视角,带来别样的国粹体验。据悉,随着“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启动,未来北京将有更多会馆迎来新生。


  汇四方人群,聚百行技艺,会馆是北京城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几百年间,北京兴建的会馆多达六百余处,现存会馆建筑依然有57座,其中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座。当彼时的会馆功能因势而衰,这些建筑将何去何从?西城区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开演艺新空间,开发与保护找到了契合点。“会馆有戏”之后,“会馆有言”“会馆有神”“会馆有味”等,都不失为有益探索。


  对古建文物来说,活起来才能真保护。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活”?若只是借用其砖瓦器皿而忽视文化内涵,那就成了“买椟还珠”,反而会消解其百年积淀下来的历史记忆。纵观这些年相对成功的文物开发案例——正阳书局接手万松老人塔,将其改造成阅读空间;京报馆讲述百年报业传奇报人,成为新闻工作者追寻初心的家园;福州新馆上演《林则徐在北京》,移步换景间传递禁毒禁烟理念。可见,历史、文化乃是古建文物最触动人心之处,最大程度将其激活,才有可能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古建文物异彩纷呈。皇宫、古刹、园林、碑塔……每处都有自己的过往。根据文物特点,讲出好故事新故事,那些斑驳时光沧桑砖瓦就再次获得了生机。“政府搭平台、配资源、定标准、严考核”,各方都多花一些心思,就能形成良性循环的保护利用模式。


  如今,国潮正火,年轻粉丝者众。某种程度上说,古建文物的保护性开发正迎来“最好的时代”。尊重历史又亲近历史,那些“活起来”的古建文物,一定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惊喜。(汤华臻)



编辑 牟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