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文化理论>理论 > 正文

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 法制生活报 2021年07月14日

  ■本报评论员

  多彩贵州,近悦远来。7月12日至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举办,国内外嘉宾分享真知灼见和典型案例,共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走过12个年头,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引领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日益优良。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到处都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大地上得到了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贵州大地上得到了生动诠释。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践行好绿色使命,把优良生态环境这个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巩固好,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优良生态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态理念贯通起来,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全力抓好生态立法,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强化监管执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将广泛“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生态行动”,共创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绿色贵州,生机盎然。贵州乘着“黄金十年”赶超进位历史性跨越的强大动能,以更加自信、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本报评论员
编辑 牟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