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法治视频 > 视频详情

游遍多彩贵州 行走传统村落|水城区天门村

2021年11月01日
来源: 天眼新闻


    村寨名片


  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北盘江大峡谷上游,是一座以布依族为主的纯农业村寨,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层层梯田,蔚为壮观。村中保留着完整的吊脚楼,古色古朴。2014年11月,天门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列。


  行走笔记


  绿意葱茏,木楼相依,整座村子在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中沉淀了几分静谧,这是我对天门村的第一印象。


  随着车辙缓缓驶进村子,眼前流动的除了一座座青山外,还有一片片层层叠叠的绿意。白日阳光下,这绿意也分了几层,田间小稻的青绿、重峦叠嶂的深绿、古木参天的墨绿、群山连绵的苍绿……


  两面环水,两面依山,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加之多重绿意的点缀,让这个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花戛乡东北部的传统古村落,更凸显出一种层次丰富的古朴之美。


  踏上村子的青石板路,抬眼四望,一步一景。路的尽头,几株千年菩提古树静静伫立,在重重大山中,宁静的村落孕育出如此悠久的生机,并将这团团生气聚拢在此,丝毫不输世间所有大江大河远海深湖呈现出的盛景。


  天门村的布依同胞,崇拜自然、敬仰自然。菩提树,于他们而言,是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景的寄托,是大自然“生物”都神圣不可侵犯的敬畏,也正因心怀这份对自然的虔诚和爱惜,天门的绿色生态才得以繁茂至今。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里的乡亲们都会来到这几棵菩提树下,并在这里举行仪式来祈福、祈祷等,以此来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望。”天门村驻村第一书记邓豪说。


  天门村,“天门”由何而来?缓慢踱步间,记者带着疑惑向邓豪求解,“路没通之前,村民想要出村,得在绝壁上攀登长达一两公里的石梯,并经过一道只能看见一线天空的石门,故称为天门。”


  往村落更深处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老的吊脚楼,“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这句古谚里的“仲家”,就是如今的布依族。在天门村,一座座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是这里的布依人世代生存的家园。


  “村里现在有木瓦结构的吊脚楼178栋,吊脚楼全部为全木结构,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放置农具、饲养鸡鸭等,住起来冬暖夏凉。”邓豪告诉记者,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天门村的吊脚楼重焕出生命与色彩,日复日,年复年,代代传承着古村落的“根”与“魂”。


  另一边,寨子路旁的巨大皂荚树下,几名布依妇女趁着午后光阴,坐在树下大石上娴熟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妇女们的双手看上去虽有些苍老,但那股灵活劲却不输任何一个年轻人,不到片刻功夫,看起来朴素的白线团经她们巧手一过,一条崭新的织布已见雏形。


  “作为六盘水布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村落,天门村至今保留着织布、刺绣、牛耕等传统生产方式,以及酒令、唢呐、祭祀等传统民俗活动。”


  据了解,自2014年被国家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为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以来,天门村为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因地制宜对村寨进行景观改造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与传承中重焕光彩,让乡愁在青山绿水中留存。


  留存过往的技艺,告别过往的贫穷。而今,天门村里的布依妇女们手中的一针一线不再沾着泥土的苦涩,随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苦涩变成幸福,变成了一手一脚充实劳作后甜蜜的满足。


  行走路线


  公共交通:从贵阳乘坐高铁至六盘水钟山区,再从钟山区乘坐乡村大巴车到花戛乡,后转乘私家车至天门村。


  自驾路线:从六盘水市区走六盘水北上高速路,到盘州市雨格站后往普古乡娘娘山方向行驶,途中经过六车河峡谷,后到花戛乡经都匀组等开到小寨组。


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北盘江大峡谷上游,是一座以布依族为主的纯农业村寨,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层层梯田,蔚为壮观。

相关视频